查看原文
其他

难道"BBC中国学校"里的中国老师错了喵?(上)

2015-08-11 李小喵 美国教育漫谈

最近朋友圈和群里刷屏的新闻莫过于BBC最近的新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这几天忙得一直没时间看,今天看了个开头就笑抽了,于是抽空看了一下,记了笔记,整理一篇文章粗来。写完之后发现有五千多字,所以我决定还是分为上下两部发吧,省得大家看的累得慌。。。


众所周知,大英腐国最擅长的就是自黑和高级黑,这点从他们的杂志《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里就可以看出。所以当他们给纪录片取名“我们的学生是否够坚强”的时候,媒体就已经暗示了自己的观点。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提过,媒体总是让观众关注他们想让观众关注的内容(我真的没有在写绕口令。。。)。


虽然说纪录片应该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因为剪辑的不同,所以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比如网上一直很流行的一幅图,讲媒体是肿么愚弄观众的。




之前高晓松在脱口秀“晓说”里面也有提到,说因为基本美国各大电视台都是犹太人掌控的,所以在巴以冲突的报道中都是有明确的倾向性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媒体本来就是代表一部分人或政府的口舌的,很难做到完全客观。扯远了。


扯回来,知乎上的@暗涌 就有提到,这并不是一个实验,因为不严谨。感觉把英国学生所有不守纪律的画面都剪到了一起。另外就是他还提到了抽样偏差的问题。的确是这样,如果要做实验的话,首先样本的选择要随机(怎么选的),而且对照组的情况要一致(年龄,性别比例,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等),然后干涉(intervention,也就是不同的教学法)不一致,通过足够长的时间,来考察结果有何差异。BBC所谓的实验的样本是如何选择的?学生原本的情况如何?学习时间一个月是否充足?结果如何考量?仅仅是通过考试成绩吗?


然而这些对于观众来讲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片子本身就是为了赚眼球和点击量,普通观众不会管这实验做得严谨不严谨,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痛斥英国公立学校或者中国教育体制就好了。所以我觉得BBC2在这一点上还是挺成功的。


(我这开头就叨叨了600多字后面可肿么写啊。。。本文纪录片截图部分就来自@暗涌的截图,因为我截得太渣儿了。。。原图文请戳这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010173)


我在知乎上看到在牛津念书的@徐孝天 童鞋写到这片子的目的是为了批判英国公立教育的。很多在英国的童鞋都写这片子是英国的公立学校,所以纪律才如此散漫,私立学校也是很严格的。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关于公立私立学校的讨论,尤其以批判公立学校为主,包括美国。于是我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到底有煞区别》,所以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讨论了。(注:本文的文章标题均直接点击即可跳转)


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到底哪个好,这个问题我之前在《中美教育的关系》里也有提过。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中国很难实现西方的教育方式:小班教学、差异化教学、多动手等等。同时因为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太乖(别跟我矫情这个,自己到美国来看,一比就能看出来中国学生乖到怂,无论多调皮的),所以课堂管理也没有什么机会用到。


我觉得这个片子对于想要出国当老师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地了解国外学生的一种途径。入乡随俗,既然到了人家的国家,就要学习人家的教学法。如果你到国外学习教育,毕业之后要回国,辣么选择什么方法看你自己喜欢,但是在国外,有些中式方法就是会水土不服。


辣么有什么地方是中国老师值得学习的捏?我列了一下几点:


1.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

2.差异化教学(differentiation)

3.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4.说话方式(positive talk)


1.课堂管理


就像片中的科学老师杨老师所说的:“中国学生不需要课堂管理,因为中国学生生下来就很听话。”所以很多中国老师不面临课堂管理的问题。如果有老师班里有不听话的学生,三大法宝:一哭二闹三上吊。哦不,打错了,是一扔粉笔头,二罚站,三叫家长。在这部片子里我很欣喜地木有看到有老师扔粉笔头,估计是因为用白板和马克笔的缘故,马克笔杀伤力比粉笔大,不能随便扔。




片中的学生Sophie最开始对化学杨老师还是挺喜欢的,她的原话是:她好可爱,好像我的奶奶。后来她上课说话,老师让她罚站。她说:“老师都没有给我警告,就直接让我罚站了。我觉得她就是想让我们难堪,但是实际上我们觉得很好玩,丝毫没有觉得很丢人。”

老师对学生行为的干涉(罚站)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学生反省,不说话),肿么办?


我在以前的文章《如何让小恶魔变成小天使》中,整篇文章都是写课堂管理的问题。其中我提到了如何利用奖惩处理学生行为的问题,在这里我稍微提一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于学生的行为,有这么几种处理方法:


正增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

负增强(negative reinforcement)

惩罚(punishment)


具体解释请参考《如何让小恶魔变成小天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主要用正增强去加强我们希望学生出现的行为,比如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当学生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予以鼓励。对于抢答不举手的行为采取无视,而不是上来就用惩罚。惩罚是到最后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用。如果上来就用,会很容易起到相反的后果。


其实学生捣乱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注意力(attention),而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告诉学生正确地得到老师注意力的方法,比如上课专心听讲不说话、先举手再回答问题等等。如果有人不听话,那么老师可以这样做: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宋昆明同学现在在认真听我说话,我很喜欢,这是正确地得到老师注意力的方法,所以我要给ta加一分(或者其他奖励措施)。冯大理同学,上课发出怪声不是正确地让我关注你的方式,安静地听我上课才是。

当学生得不到ta想要得到的注意力,你无视ta,ta自然就觉得没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所以我们要通过表扬其他正确行为的同学的方式来让那些不好好表现的同学知道如何表现。因为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那么你表扬别人,ta也希望你能表扬ta。但是一旦你当众批评ta,让ta难堪,ta会记恨你。或者对于很多西方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care,只是觉得好玩而已。而且你让ta罚站,ta反而觉得得到了你的注意力以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达到了ta预期的目的。


英美中下等公立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只会比片子里的学生更差。所以,出国当老师,得课堂管理者,得天下。不管好学生,甭想上课。让学生对你心服口服,喜欢你但是又不会骑在你头上。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大量的练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出国念教师资格证的原因,因为你会有大量观察其他优秀老师上课并且自己试教,辅导老师给你反馈改进的机会。



2.差异化教学


从片子里不同同学对老师的态度来看,有些人觉得听得懂,有些人听不懂,我们能看出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中国,就像化学杨老师说的:You survive or you die. 老师上课就是讲,你跟不上自己负责,下课去上辅导班,老师上课不会等你。你觉得老师讲得太慢,下课去上提高班,老师不会为了你讲得很难,因为老师要照顾大多数同学。


为什么这个方法在中国行得通但是在国外行不通捏?因为中国家长,无论贫富,都极其注重孩子的教育,或者说在乎自己的面子,孩子学习好坏关系到家长的面子。所以家长会非常配合,给孩子找各种辅导班上。但是在国外一些比较差的社区,家长本身就不是很注重教育,所以不会给学生找辅导班。他们就觉得孩子到学校上学,老师应该管一切事情,为什么我下课之后还要辅导孩子功课?所以这就是在西方国家,差异化教学如此重要的原因。


中国一个班40-80人不等,家长大力支持,学生基本听话(和西方熊孩子相比而言),所以即便老师不做很多差异化教学(或者甚至不做)也没有太大关系。我完全能够理解,给我一个班这么多学生没有助教,我也没法做差异化教学。


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能给学生按照能力分为低、中、高三组,要是再能请1-2个助教,就太好了。每组都可以做不同的活动,然后老师每次辅导一个小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如何玩转差异化教学》。


如果对于一些学生来讲,太快或者听不懂,那么他们就不愿意听了。不愿意听的结果就是考试考不好,或者有行为上的问题。所以大家看第一集结尾,学生已经上课的时候在玩纸飞机了。


片中的数学老师在知乎上有很多他的学生赞美他,但是英国学生说英国老师用一周时间讲的内容他15分钟就讲完了。对于数学来讲,你们永远无法想象国外普通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多么地令人发指,你永远不明白ta哪不明白,为什么会构成疑问,因为你已经掰开揉碎一步一步讲了。不要责怪学生,因为很多老师本人都不明白,又如何能给学生讲明白。我给乃们举个栗子,搬好小板凳,喵老师要开始讲段子了~


我念教师资格证的时候,班里都是要当老师的人。我们有一门课是教老师如何教数学。有一次教授出了一道题:

一共有8个人,每两个人都互相拍手(high five)一次,问一共拍手(high five)多少次?

然后我同桌,一阿根廷移民的老师,问我,是20么?我说你怎么算的,给我看看。然后她给我看了她的草稿,还列了一元一次方程呢!


当时我看了半天没明白,我问她这个5是哪来的,然后她跟我说:

“不是high five么。。。”


乃们看明白了喵?8个人里,每2个人拍手,x人会high five(5)!看上去十分有道理啊!!!


当时我内心的表情是酱紫滴↓↓↓



虽然我表面上还是酱紫滴↓↓↓




我当时特别想入手一个介个↓↓↓




HIGH FIVE...

HIGH FIVE...

HIGH FIVE...

HIGH FIVE是介么用的么。。。




乃们南美洲人真会玩儿。。。

然后我就想起数学教授给我们看的一个调查:问的是美国学生:


一共有125只羊和5条狗,问牧羊人多少岁?


然后得到不同答案的学生人数。。。





他们真的不知道这题是无解的啊。。。真会瞎凑啊。。。




这是真事哦!想象力匮乏的我可编不出这种高大上的段子。。。所以教外国人数学,不要想当然地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觉得他们可以理解,他们就是理解不了。一次只能讲一小点,然后练好久,才能继续。


关于如何教数学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美国老师如何教数学系列》里也有提到,可供大家参考~



好了,这次就先写到这,下篇文章再吐槽后面俩:差异化教学和说话方式,我还会写一写如何教科学课~ 欢迎关注美国教育漫谈(USA_edu)来看后篇哦~


听说打赏李小喵再转载

公众号粉丝会激增哦~

长按喵爪识别二维码即可~




美国教育漫(bā)谈(guà):快要写死的李小喵 出品

微信号:USA_edu


个人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

知乎专栏:

微博:

荔枝电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